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泪点的故事。
哈山对阿米尔的感情、阿里和老爷的感情、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感情。除了阿里和老爷,这些感情有血缘的牵绊,但这些亲情和手足之情,不仅仅是建立在血缘之上。
阿米尔和哈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哈山的生命中,这是一个被偷走的真相,他带着他的父亲编织的谎言死去。对哈山来说,阿米尔是他的主人、是他的玩伴、是像亲兄弟一样的朋友。他对阿米尔是死忠的,他十分信任阿米尔。哈山也很聪明,他当然知道在阿米尔心里他们不是对等的,甚至连朋友都不是,他总是洞悉阿米尔的心思。即便如此,他握着阿米尔偶尔对他的好,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他就能够为阿米尔牺牲,他可以为阿米尔鼓起勇气,他仍然不求回报地对一个人好,这是故事中最温暖的感情。为你,千千万万遍。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哈山的这一句话,注定要留在阿米尔心底,注定会击中读者的心。
它是难得的让我猜不到发展的故事。我从来没想过哈山和阿米尔会是亲兄弟。因为关于哈山的模样描写让我相信他是纯正的哈扎拉人,我一直想他至少要有一点普什图人的样子啊。看来,决定外貌的亲代染色体并没有发生太多的交叉。不过,哈山的性格的确是遗传自他的父亲,他的勇敢和正直。很喜欢他为保护阿米尔对抗阿塞夫的那个情节:
请放我们走吧,大人。哈山平静的声音下是恐惧和坚决,他拿着弹弓瞄准阿塞夫的脸,开口的是请求,是如影随形的阶级意识。他说,...拿着弹弓的人是我。如果你动一下,弹弓就会把你的绰号从“吃耳朵的阿塞夫”变成“一只耳朵的阿塞夫”。因为我会用石头射掉你的左耳。
故事中阿米尔的爸爸,那个在喀布尔地区十分受人尊敬的老爷,在阿里决定带着哈山离开的时候哭了。读的时候这一幕让我很触动,因为一个那么有名望的普什图人竟然为了要跟他的哈扎拉仆人分离而哭泣,的确很难得。后来得知哈山是他的亲生儿子的时候,这一幕的触动难免有点变味。不过,我相信他的眼泪不止是因为跟孩子的分离,当然会有对阿里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人的不舍。我相信他对阿里的手足之情是真实的,因为在他们那个种族歧视泛滥的环境,他是高高在上的普什图人,却从来没对哈扎拉人阿里表露过轻蔑。老爷的朋友拉辛汗也说过,“......阿里一直和你的父亲在一起。我记得我们都还小的时候,阿里得了小儿麻痹差点死掉那年,你父亲整天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哭个不停。” 那位老爷一直是刚正不阿、有原则并勇敢对抗不义的人,但男人的尊严与名望却凌驾于他的价值观上,所以,某种意义上他为了自己的名誉背叛了阿里,当阿里为他背负起抚养哈山的责任。
故事后半部讲述阿米尔的救赎,为二十六年前他犯的罪。他想通过哈山的孩子索拉博为自己救赎,还有为他的爸爸。在最后,他算是完成了自我救赎,看起来像是自我安慰,但过去的错误没有办法抹去,能做的只有力所能及的偿赎。二十六年来,阿米尔一直痛苦地活在他的罪孽的阴影中,饱受灵魂的折磨,这种悔恨并不是无济于事,就像拉辛汗说的,没有良知、没有善念的人是不会痛苦的。
这个故事跟伊斯兰息息相关,这对我来说不算是陌生的宗教。想起我的老师说,可能现在你觉得生活过得很舒适,但以后的生活里你会有遇到困难、无助的时候,这时候宗教信仰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人无助的时候,没有办法寄望别人的时候,宗教信仰能让人获得内心的平静。阿米尔在索拉博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通过祷告让自己度过当时的艰难,他相信他的祈祷和承诺被阿拉听见了,所以他重拾起被遗忘多年的宗教信仰。
阿米尔把他的妻子比喻成“夜达的朝阳 ”,夜达(yelda)是回历中冬季的第一天,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朝阳意味着黑暗中无尽思念的结束,因为爱人会随着朝阳出现。
有人说,追风筝的人比喻的是阿米尔。风筝象征着他期许的那个自己,最后他舍弃了懦弱,追到了那一只风筝。